北京时间2023年2月23日,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浙江大学生态文明研究院生态经济方向谷保静教授等与国内外合作者在Nature上发表了一篇题为“Ageing threatens sustainability of smallholder farming in China”的研究成果。
该研究利用超过15,000个的中国农村家庭连续多年的调研数据,通过建立多元回归模型,量化了农村老龄化对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结果发现,相比于1990年老龄化尚未发生时的情况,2019年中国6000万亩耕地弃耕与农村老龄化有关,导致全国平均农地规模减少4%,从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方面阻碍农业可持续发展。通过向新型经营主体转型,可以扭转老龄化带来的负面影响:与2020年相比,农业投入、农地规模和农民收入将在2100年分别增长约14%、20%和26%,且减少4%的化肥流失,积极应对农村老龄化有助于中国未来向可持续农业全面转型。该研究结果不仅揭示了老龄化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而且还为实现“无贫困”和“零饥饿”等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提供了重要的科学支撑,揭示了其潜在的驱动机制和实现路径。 论文共同第一作者是浙江大学博士生任琛琛与周欣悦教授,通讯作者是谷保静教授。
农村老龄化从多个方面影响农业生产与经营。老龄化往往伴随着青年劳动力供应短缺,弃耕现象增加。与年轻人相比,老龄化的农民通常教育水平偏低,难以采用科学的管理知识与先进技术来经营农业,从而影响农业生产力和生产效率。2000年至2019年期间,中国农村65岁以上人口的比例增加了一倍,在2019年达到约15%。在未来的几十年里,中国的人口老龄化速度预计将会持续增加。为此,我们迫切需要知道农村人口老龄化究竟如何影响农业生产与经营;对粮食安全、环境污染以及农业可持续进程带来了多大的影响;以及如何应对农村老龄化以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回答上述问题对解析老龄化对农业生产与经营的作用机制,探究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有效路径以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利用中国家庭大数据库2015年、2017年和2019年约15000个农户调研数据,采用多元回归模型探究了农村人口老龄化与农业可持续进程的关系。结果显示,2019年中国大约有6000万亩耕地弃耕与农村人口老龄化有关,使全国平均农地规模减少约4% (图1),对耕地保护与粮食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同时,农村老龄化与农地规模的变化使农业机械投入减少6%,化肥和有机肥投入分别减少2%和64%;单位面积的农业产出和劳动生产率分别降低5%和4%;农民从农业部门获得的可支配收入减少15%。此外,化肥投入的减少并没有减少化肥流失,农村老龄化导致与化肥流失相关的环境污染效应增加3%。本研究表明,中国农村人口老龄化会从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方面威胁农业可持续发展。
图1 2019年中国各省农村老龄化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本研究发现新型经营主体的农业经营模式(家庭农场、合作社农场与工业化农场)总体上优于传统小农耕作。与传统小农经营相比,新型经营主体的老龄化比例明显较低,教育水平更高(图2)。同时,新型经营主体中的平均农地规模明显更大(64%)。这表明新型经营主体会吸引拥有较高教育水平的年轻农民来经营大规模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的总投入、化肥和机械投入分别比传统农业高41%、113%和68%,显著提升了农场管理水平:与传统小农相比,其单位面积产量增加了24%,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9%。
图2 2019年传统小农和新型经营主体的对比。
在共享社会经济道路(SSP)情景模拟中,未来随着中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2100年中国的耕地弃耕率将从2020年的5%增加到6-15%(不同SSP情景下的平均值为11%),平均农地规模将减少2-9%(平均为7%)(图3)。同时,单位面积农业投入、产出与劳动生产率都将大大减少。如果不采取干预措施,未来人口老龄化将带来严峻的粮食安全挑战和环境污染压力,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然而,若未来中国鼓励传统小农持续向新型经营主体转型,于2020年相比,农业投入、农地规模和农民收入将在2100年分别增长约14%、20%和26%,且减少4%的化肥流失。这表明,推广新型经营主体可以扭转人口老龄化带来的负面影响,促进农业在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可持续发展方面优化。
图3 未来SSP情景下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变化。NF,新型经营主体。
评审专家认为,这项研究大大推动了对农村人口变化和农业发展关系的科学理解,阐明了农村人口老龄化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为应对农村老龄化以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路径。此外,这项工作还对实现以无贫困和零饥饿为重点的可持续发展目标(SDG)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特别是对中国以及全球其他面临相似问题的国家和地区。
本项目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浙江省先锋和领头雁研发项目等资助。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3-05738-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