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
112024.11浙江省委省政府关于全面深化美丽浙江建设的实施意见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精神,全面深化美丽浙江建设,提出如下实施意见。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实施“八八战略”,推进“811”生态文明先行示范行动,奋力打造生态文明绿色发展标杆之地。到2027年,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率先建立,生态环境质量高位稳定,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持续增强,美丽浙江建设实现高质量示范引领。到2035年,绿色发展的空间格局和生产生活方式全面形成,省域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现代化全面实现,率先建成美丽浙江。展望本世纪中叶,省域绿色低碳发展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生态环境健康优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二、全领域推进绿色低碳发展(一)推进省域国土空间治理现代化。深化“多规合一”改革,完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坚守生态保护红线和耕地红线,严控城镇开发边界。建立健全覆盖全域全类型、统一衔接的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严格规划许可管理。推进存量建设用海盘活更新,加快历史围填海处置。完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到2027年,国土空间功能有效整合提升;到2035年,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低于3.67万平方公里。(二)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健全完善碳达峰碳中和政策体系,加快打造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先行省。推动交通运输结构绿色低碳转型。高水平建设减污降碳协同创新区。推动能耗双控转向碳排放双控。编制实施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方案。到2027年,新能源车辆渗透率争取达到50%。(三)推进产业结构绿色低碳转型。培育“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深化“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攻坚行动,推动钢铁、建材、石化等重点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开展清洁生产改造和污染整治提升。到2027年,建成省级以上绿色低碳工厂500家以上、工业园区50个以上。(四)推进能源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持续深化工业、建筑等重点领域节能,推行用能预算化管理。实行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开展节水技改。实行节约集约用地制度,推进低效用地开发。推进智能化绿色矿山建设。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打造循环经济“991”行动升级版。开展资源综合利用提质增效行动。三、全要素推动环境品质提升(五)全面改善环境空气质量。实施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强化多污染物协同减排。实施钢铁、水泥等行业领域超低排放改造,深化工业炉窑、锅炉治理和清洁能源替代,开展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治理。依法依规推进柴油货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等淘汰更新。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强化露天焚烧监控和治理。加强大气污染物管控。完善污染天气预警应对体系。(六)巩固提升水生态环境质量。深化“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加快污水管网提升改造,推进污水处理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改革。推行重点行业企业污水治理与排放水平绩效分级,完成排污口排查整治,巩固提升水体治理成果。全域建设幸福河湖。开展八大水系水生态健康评估,实施重要水域岸线空间保护。强化生态用水保障,推进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规范化建设。到2027年,省控以上断面优良水质比例达到96%;到2035年,全面绘就“人水和谐”新画卷。(七)持续改善海洋生态环境质量。加强杭州湾、三门湾、乐清湾、象山港等海域综合治理。实施入海河流氮磷减排。开展船舶污染防治攻坚行动。推进“一湾一策”差异化治理。实施海塘安澜千亿工程。推进海湾精细化调查,强化红树林等重要海洋生态系统监测监管。健全美丽海湾保护工作体系。推广“蓝色循环”海洋塑料废弃物治理模式。到2027年,沿海设区市“蓝海”指数均值不低于79;到2035年,全域美丽海湾基本建成。(八)着力保障土壤环境安全。组织开展土壤污染状况普查,健全土壤质量动态监测体系。实施农用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源头防治行动,强化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和严格管控。健全建设用地土壤污染调查评估和管控修复全过程监管体系。强化土壤地下水污染协同治理。到2027年,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5%以上;到2035年,地下水环境质量稳中向好,土壤污染风险得到有效管控。(九)强化固体废物治理。协同推进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危险废物、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农业废弃物综合治理。推进各类固体废物处置设施提档升级,建设国家级危险废物区域处置中心。推动危险废物“趋零填埋”,做精做优无废城市细胞。到2027年,危险废物填埋比控制在5%以内,所有设区市、80%的县(市、区)通过无废城市评估;到2035年,全域高水平建成无废城市。(十)着力改善声环境质量。推进噪声污染防治地方性立法,研究制定地方噪声排放标准及相关技术规范。完善声环境功能区管理,加快建成声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系统。实施工业噪声排污许可管理,强化建筑施工噪声管理,推动实施交通运输噪声综合治理。(十一)推进新要素新领域污染治理。建立重点管控新污染物清单,加强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生产、使用、排放全周期风险管控。强化塑料污染治理,推广“以竹代塑”等经验做法。到2027年,新污染物治理政策、标准、技术和监管体系基本健全;到2035年,新污染物环境风险得到有效管控。四、全地域维护生态系统稳定(十二)筑牢省域自然生态屏障。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积极争创钱江源—百山祖国家公园和南北麂列岛国家公园。统筹推进“两屏八脉多廊”生态屏障建设。到2027年,大陆自然岸线保有率不低于36.4%;到2035年,建设生态廊道1万公里以上,自然保护地陆域面积占陆域国土面积比例不低于10%。(十三)推进生态系统扩容增汇。开展国土绿化和森林质量提升行动,推进农业固碳增汇,发展海洋“蓝碳”。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推进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强化滨海湿地、岸线生态保护修复。到2027年,实施森林质量提升工程350万亩,水土保持率达93.3%;到2035年,森林覆盖率、湿地保有量保持稳定,水土保持率达93.8%。(十四)强化生物多样性保护利用。实施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抢救保护行动。建立完善种质资源保护体系,规范生物遗传资源获取和惠益分享。严格落实八大水系禁渔和伏季休渔制度。推动生物多样性资源可持续利用。到2027年,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保护率达到89%以上;到2035年,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得到全面保护。(十五)加强生态保护修复统一监管。开展八大水系和重点区域生态状况调查评估,实施生态保护修复成效评估。构建完善生态监测网络,健全生态保护修复监管制度。加强重要生态空间保护督察执法,建立健全生态保护红线生态破坏问题监督机制。五、全链条保障美丽浙江安全(十六)健全省域生态安全体系。完善生态安全工作协调机制,提升生态安全风险研判评估、监测预警、应急应对和处置能力。深化环境准入制度改革,完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环评、排污许可、执法监督闭环管理体系。(十七)加强核与辐射安全管理。完善核安全工作协调机制。强化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辐射安全监管。加强海洋辐射环境监测,提升风险预警和应急响应能力。深化辐射环境监测体系改革。提升核与辐射医疗救治能力。(十八)加强生物安全管理。健全生物安全监管预警防控体系。加大外来入侵物种的调查监测和防治力度。加强生物技术研发应用监管,建立重大突发传染病、动植物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十九)提高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加强气候变化观测网络建设,开展风险和脆弱性评估。提升农业、健康等领域气候韧性。提高脆弱地区气候适应水平。建立健全气候防灾减灾体系。探索城市适应气候变化管理模式。(二十)强化生态环境风险防控。严控重金属、尾矿库、化学品、危险废物等重点领域环境风险。深化分级负责、属地为主、部门协同的环境应急责任体系,完善联防联控机制。健全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推进环境应急能力建设。(二十一)强化生态环境健康管理。健全环境健康政策标准和技术方法体系。建立环境健康风险评估和防控制度。创新环境健康公众参与模式。培育环境健康产业。推进环境健康友好创新区建设。六、全方位绘就共富大美画卷(二十二)深入推进新时代“千万工程”。全域培育和美乡村。高水平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实施农房改造、管线序化行动,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精准化、回收利用资源化、末端处理智慧化,巩固深化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加快农村公厕提标提质。推行“肥药两制”改革,强化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二十三)加快建设现代化美丽城镇。深入实施“百镇样板、千镇美丽”工程。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加快提升美丽城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经济产业、人文环境、综合治理现代化水平。开展城乡风貌整治提升行动,推进“5321”城乡风貌样板区试点。推动浙江省森林城镇提质扩面。(二十四)聚力建设高品质美丽城市。实施环境基础设施提标行动,推广绿色建筑,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提升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水平,推动城市空间有机更新,开展城市小微空间整治提升。开展城市生态环境治理评估。完善城市园林绿化体系,提升城市绿地服务功能,打造“浙江园林”品牌。(二十五)高水平共建长三角美丽中国先行区。深化共保联治和制度创新。做好大气污染、跨界河湖水环境联防联控,加强固体废物和危险化学品跨界运输管控协作。加快建立长三角统一的排污权交易平台和制度规范,推动生态环境立法协作、标准协同和执法一体化建设。(二十六)全面拓宽生态富民路径。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发展生态农业和现代高效林业,推动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提质增效。发展生态型服务业,加快培育生态旅游、康养运动等产业。推广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EOD)模式。创新推进“两山合作社”建设。七、全社会构建多元共治格局(二十七)传承弘扬优秀生态文化。培育生态文明主流价值观,加快形成全民生态自觉。深入挖掘优秀传统生态文化资源和文物资源,鼓励生态文化创作,推进特色生态文化活化利用。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干部教育培训体系。(二十八)构建全民行动体系。完善企业环境信息依法披露制度。推进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建立健全重大环境决策公众参与制度。健全生态环境志愿服务体系。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理念和消费方式。(二十九)打造国际交流传播窗口。深化应对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海洋污染治理、核安全等领域国际合作。深入开展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阐释、宣传展示。八、全维度健全现代治理体系(三十)改革完善体制机制。完善绿色导向的领导责任体系和考核评价机制,开展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建立生态文明建设情况报告制度。深化省以下生态环境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健全“河湖林长制”长效机制。(三十一)强化生态环境法治。以减污降碳、生态保护等领域为重点,完善地方性法规和标准。提升生态环境执法效能,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建立以信用为基础的生态环境监管机制。健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完善检察公益诉讼与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生态环保督察的衔接机制。推进生态警务建设。(三十二)优化绿色发展激励政策。深化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完善支持绿色发展的财税、金融、投资、价格政策和市场化机制。深化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推进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落实企业生态环保费用提取使用制度。完善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保护修复激励政策。(三十三)健全美丽浙江智治体系。搭建全省数字生态文明架构,构建美丽浙江数字化治理体系。持续迭代美丽浙江综合集成应用和生态环境“大脑”,加强人工智能技术在生态环境领域应用,建立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三十四)强化科技创新驱动。构建绿色低碳科技创新体系,强化多污染物协同减排、应对气候变化等重点领域技术攻关。实施科技创新重大行动,推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加强生态文明领域智库建设,培养造就一支高水平生态环境人才队伍。九、组织保障 深化美丽浙江建设关键在党的领导。要完善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工作机制,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要把美丽浙江建设作为事关全局的重大任务来抓,及时研究解决重大问题。要分领域制定行动方案,分年度制定任务清单,完善美丽浙江建设情况报告制度。要强化财政支持力度,落实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和社会资本参与美丽浙江建设。要因地制宜打造生态文明先行品牌,梯度培育美丽单元。要加强跟踪问效,优化考核体系,强化考核结果应用。
-
152024.082024绿色低碳创新大会在浙江湖州举行8月15日,以“促进能源转型发展,共建清洁美丽世界”为主题的2024绿色低碳创新大会在浙江省湖州市举行。国际科技组织、国内外知名高校、全国学会、绿色低碳领域科技企业及创投机构等近300位科学家、企业家、创投家代表出席。2024绿色低碳创新大会现场 本次大会设开幕式、平行学术交流和群众性活动三大板块,围绕绿色技术创新、能源绿色转型、低碳人才汇聚、生态科普提质等方面开展务实工作。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英国伯明翰大学教授约翰·劳赫德(John Loughhead),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副主任、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科技委主任李家彪,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生态文明研究院副院长高翔,新加坡国家环境局高级专家、新加坡工程师学会前任主席钟德旋(Dalson Chung)分别就《英国实现净零的挑战和首要举措》《深海资源开发的绿色之路》《加快能源科技创新,推动绿色低碳转型》《新加坡迈向低碳未来之路》做主旨报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主任、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院长贺克斌主持主旨报告环节。 近年来,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社会的普遍共识。会上发布了2023年度中国碳达峰碳中和十大科技创新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文明建设的湖州实践》书籍、《湖州市绿色低碳生活指数报告(2024)》《湖州市生物多样性绿色城市指数》等大会成果。2023年度中国碳达峰碳中和十大科技创新发布大会的平行学术交流活动设置了碳中和与能源智联、能源绿色转型发展、数字化引领高端装备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等领域研讨,同期“大手拉小手”生态科普活动,举办“绿动之江 低碳未来”院士湖州行等活动。 大会期间,世界科技工作者联合会第96次执委会在湖州召开绿色低碳发展与科学家责任研讨会,发布“绿色低碳发展倡议”,号召全球科技工作者面对紧迫的气候变化和可持续发展挑战,必须超越国界与学科界限,进一步加强开放、交流、合作,以高水平的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支撑把握拯救地球的唯一机会,建设一个更加团结、和平、绿色和繁荣的世界。 活动中还组织了绿色低碳技术应用场景展示、绿色低碳公民行动等8·15全国生态日系列活动,向群众倡导绿色健康生产生活方式,传播节能降碳和绿色发展理念,让美丽中国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组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本届大会凝聚科学界以“双碳”目标为引领的绿色低碳发展共识,夯实绿色低碳领域学术交流胜地基础,提升大会国内外学术成果水平和国际影响力,并深化新能源科技创新国际交流,扎实推进各领域的绿色低碳变革,进一步打造绿色低碳应用场景。
-
252024.06习近平:在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在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2024年6月24日)习近平各位院士,同志们、朋友们: 这次大会是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科技盛会。首先,我代表党中央,向获得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的集体和个人表示热烈祝贺!向两院院士和广大科技工作者致以诚挚问候!向与会的外籍院士和国际科学界的朋友们表示热烈欢迎!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科技事业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深入推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任务,确立2035年建成科技强国的奋斗目标,不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充分激发科技人员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有力推进科技自立自强,我国科技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基础前沿研究实现新突破,在量子科技、生命科学、物质科学、空间科学等领域取得一批重大原创成果,微分几何学两大核心猜想被成功证明,化学小分子诱导人体细胞实现重编程,二氧化碳人工合成淀粉实现“技术造物”。战略高技术领域迎来新跨越,“嫦娥”揽月,“天和”驻空,“天问”探火,“地壳一号”挺进地球深处,“奋斗者”号探秘万米深海,全球首座第四代核电站商运投产。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第一颗6G卫星发射成功,北斗导航提供全球精准服务,国产大飞机实现商飞,高铁技术树起国际标杆,新能源汽车为全球汽车产业增添新动力,生物育种、新药创制、绿色低碳技术助力粮食安全和健康中国、美丽中国建设。科技体制改革打开新局面,科技管理体制实现重塑,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快布局,创新主体和人才活力进一步释放。国际开放合作取得新进展,主动发起国际科技合作倡议,牵头组织国际大科学计划,我国作为全球创新重要一极的影响力持续提升。这些都为建成科技强国打下了坚实基础。 在新时代科技事业发展实践中,我们不断深化规律性认识,积累了许多重要经验。主要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加强党中央对科技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观大势、谋全局、抓根本,保证科技事业发展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立足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把科技命脉和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坚持创新引领发展,树牢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的理念,以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保障高水平安全。坚持“四个面向”的战略导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强科技创新全链条部署、全领域布局,全面增强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坚持以深化改革激发创新活力,坚决破除束缚科技创新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切实把制度优势转化为科技竞争优势。坚持推动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环,统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坚持培育创新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基因,营造鼓励探索、宽容失败的良好环境,使崇尚科学、追求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坚持科技开放合作造福人类,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为应对全球性挑战、促进人类发展进步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这些经验弥足珍贵,必须长期坚持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 各位院士,同志们、朋友们!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科学研究向极宏观拓展、向极微观深入、向极端条件迈进、向极综合交叉发力,不断突破人类认知边界。技术创新进入前所未有的密集活跃期,人工智能、量子技术、生物技术等前沿技术集中涌现,引发链式变革。与此同时,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科技革命与大国博弈相互交织,高技术领域成为国际竞争最前沿和主战场,深刻重塑全球秩序和发展格局。虽然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原始创新能力还相对薄弱,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顶尖科技人才不足,必须进一步增强紧迫感,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制高点。 党的二十大明确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中心任务。中国式现代化要靠科技现代化作支撑,实现高质量发展要靠科技创新培育新动能。必须充分认识科技的战略先导地位和根本支撑作用,锚定2035年建成科技强国的战略目标,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谋划,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我们要建成的科技强国,应当具有居于世界前列的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支撑经济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整体跃升,增进人类福祉,推动全球发展。必须具备以下基本要素:一是拥有强大的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能力,持续产出重大原创性、颠覆性科技成果。二是拥有强大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能力,有力支撑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三是拥有强大的国际影响力和引领力,成为世界重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四是拥有强大的高水平科技人才培养和集聚能力,不断壮大国际顶尖科技人才队伍和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五是拥有强大的科技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形成世界一流的创新生态和科研环境。 各位院士,同志们、朋友们! 现在距离实现建成科技强国目标只有11年时间了。我们要以“十年磨一剑”的坚定决心和顽强意志,只争朝夕、埋头苦干,一步一个脚印把这一战略目标变为现实。 第一,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加快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要完善党中央对科技工作集中统一领导的体制,加强战略规划、政策措施、重大任务、科研力量、资源平台、区域创新等方面的统筹,构建协同高效的决策指挥体系和组织实施体系,凝聚推动科技创新的强大合力。要充分发挥市场在科技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各方面作用,调动产学研各环节的积极性,形成共促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工作格局。要加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优化定位和布局,完善国家实验室体系,增强国家创新体系一体化能力。要保持战略定力,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突出国家战略需求,在若干重要领域实施科技战略部署,凝练实施一批新的重大科技项目,形成竞争优势,赢得战略主动。要提高基础研究组织化程度,完善竞争性支持和稳定支持相结合的投入机制,强化面向重大科学问题的协同攻关,同时鼓励自由探索,努力提出原创基础理论、掌握底层技术原理,筑牢科技创新根基和底座。 第二,扎实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融合的基础是增加高质量科技供给。要聚焦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针对集成电路、工业母机、基础软件、先进材料、科研仪器、核心种源等瓶颈制约,加大技术研发力度,为确保重要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安全可控提供科技支撑。要瞄准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制高点,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生物科技、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科技创新,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要积极运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 融合的关键是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要充分发挥科技领军企业龙头作用,鼓励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科技创新,支持企业牵头或参与国家重大科技项目。要引导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密切合作,面向产业需求共同凝练科技问题、联合开展科研攻关、协同培养科技人才,推动企业主导的产学研融通创新。 融合的途径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要依托我国产业基础优势和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加强国家技术转移体系建设,完善政策支持和市场服务,促进自主攻关产品推广应用和迭代升级,使更多科技成果从样品变成产品、形成产业。要做好科技金融这篇文章,引导金融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 第三,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充分激发创新创造活力。要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针对我国科技创新组织化协同化程度不高,科技资源分散、重复等问题,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统筹各类创新平台建设,加强创新资源统筹和力量组织。完善区域科技创新布局,强化央地协同联动,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高地。要改进科技计划管理,深化科技经费分配和管理使用机制改革,赋予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更大自主权,提升科技创新投入效能。 近年来,为科研人员松绑减负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但也有不少科研人员反映,各种非学术负担仍然较重。要坚持“破四唯”和“立新标”相结合,加快健全符合科研活动规律的分类评价体系和考核机制。要完善科技奖励、收入分配、成果赋权等激励制度,让更多优秀人才得到合理回报、释放创新活力。要持续整治滥发“帽子”、“牌子”之风,让科研人员心无旁骛、潜心钻研,切实减少为报项目、发论文、评奖励、争资源而分心伤神。 第四,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事业发展,构筑人才竞争优势。科技创新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教育、科技、人才内在一致、相互支撑。要增强系统观念,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完善科教协同育人机制,加快培养造就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型人才队伍。 当前,我国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供需不匹配的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要坚持以科技创新需求为牵引,优化高等学校学科设置,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切实提高人才自主培养水平和质量。要把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作为重中之重,着力培养造就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着力培养造就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要突出加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对他们充分信任、放手使用、精心引导、热忱关怀,促使更多青年拔尖人才脱颖而出。 要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加快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构筑汇聚全球智慧资源的创新高地。 人才成长和发展,离不开创新文化土壤的滋养。要持续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氛围,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激励广大科研人员志存高远、爱国奉献、矢志创新。要加强科研诚信和作风学风建设,推动形成风清气正的科研生态。 第五,深入践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推动科技开放合作。科技进步是世界性、时代性课题,唯有开放合作才是正道。国际环境越复杂,我们越要敞开胸怀、打开大门,统筹开放和安全,在开放合作中实现自立自强。 要深入践行国际科技合作倡议,拓宽政府和民间交流合作渠道,发挥共建“一带一路”等平台作用,牵头组织好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支持各国科研人员联合攻关。要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深度参与全球科技治理,同世界各国携手打造开放、公平、公正、非歧视的国际科技发展环境,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粮食安全、能源安全等全球性挑战,让科技更好造福人类。 各位院士,同志们、朋友们! 建设科技强国,科技战线重任在肩、使命光荣!希望两院院士作为科技界杰出代表,冲锋在前、勇挑重担,当好科技前沿的开拓者、重大任务的担纲者、青年人才成长的引领者、科学家精神的示范者,为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再立新功!希望广大科技工作者自觉把学术追求融入建设科技强国的伟大事业,锐意进取、追求卓越,创造出无愧时代、不负人民的新业绩! 建设科技强国,是全党全国的共同责任。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认真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切实加强对科技工作的组织领导、科学管理,全力做好服务保障。各级领导干部要重视学习科技新知识,增强领导和推动科技工作的本领。 各位院士,同志们、朋友们! 把我国建设成为科技强国,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孜孜以求的梦想,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之殚精竭虑、不懈奋斗。现在,历史的接力棒已经交到了我们这一代人手中。我们要树立雄心壮志,鼓足干劲、发愤图强、团结奋斗,朝着建成科技强国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
242024.06保护海洋生态 建设美丽中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坚持绿色发展,一代接着一代干,久久为功,建设美丽中国,为保护好“地球村”作出中国贡献。沿海省份认真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加强海洋生态环境治理,保护海洋资源,创新海洋绿色发展路径,像对待生命一样守护碧海蓝天。在海南三亚的一处珊瑚礁生态修复现场,工作人员潜入海底,将培育的珊瑚枝移植到珊瑚种植礁或自然礁盘上,再通过精心养护来提升珊瑚数量,他们说这是在海底“植树造林”。我国是海洋大国,海洋面积相当于陆地面积的三分之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海洋强国建设摆在重要位置。从渤海之滨到南海岛屿,从港口码头到海岸绿道,总书记的考察足迹遍布沿海各地。他指出,要高度重视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加强海洋环境污染防治,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实现海洋资源有序开发利用,为子孙后代留下一片碧海蓝天。保护海洋,我国出台《美丽海湾建设提升行动方案》,将美丽海湾建设重点推进范围从50个扩大到110余个。实施《红树林保护修复专项行动计划(2020—2025年)》,发布了《海洋数据开放共享目录》和首个国家海洋大数据服务平台。沿海各地加强治理、系统保护、科学修复,划定海洋生态保护红线15万平方千米,组织实施“蓝色海湾”综合整治、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红树林保护修复、海岸带保护修复工程等一系列重大项目,树立了一个个具有中国特色的海洋生态修复样本。“城在海上,海在城中”的福建厦门,近岸海域面积超过300平方公里。依靠智慧海上环卫系统,保洁人员能在茫茫大海上及时发现海漂垃圾并快速处理。一个个海洋生态保护修复行动成就了一幅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美景。辽宁锦州大凌河口滨海湿地控污净海,广袤的芦苇荡与壮美的“红海滩”相映生辉、美轮美奂。河北秦皇岛七里海潟湖退养还海,再现“碧海斜阳远,群鸟桂月长”的景观。天津滨海新区陆海联防联治,打造水清岸绿、鱼鸥翔集的美丽海湾。以科技创新支撑海洋生态保护。上海完善海洋观测系统数据共享机制,9个海洋观测站点纳入国家全球海洋立体观测网。浙江宁波梅山湾与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发布赤潮大数据预警平台、水安全应急处理预案等多项科研成果,形成“科技借力、科学治理”的海洋生态保护新模式。截至2023年底,我国累计整治修复海岸线近1680千米,滨海湿地超过75万亩。我国红树林总面积292.09平方千米,是世界上少数几个红树林面积净增加的国家之一。
-
202024.06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努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先行示范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内蒙古论坛在呼举行6月18日,生态环境部与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在呼和浩特共同主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内蒙古论坛。论坛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努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先行示范”为主题,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重要指示精神,充分展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内蒙古的生动实践,推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孙绍骋,生态环境部党组书记孙金龙出席开幕式并讲话。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主席王莉霞主持开幕式。孙绍骋说,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中,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美丽中国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的生态文明建设高度重视,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第一个就是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在把握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地位、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落实“三北”工程攻坚战重点任务等方面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近年来,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以建设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为总抓手,坚决打好“三北”工程攻坚战三大标志性战役,精心守护黄河母亲河,全力保护大草原大森林,靶向治理“一湖两海”,积极培育绿色经济增长极,深入落实全面节约战略,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新征程上,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主线,紧扣把全要素全方位治理格局、生态经济体系、保护生态环境制度机制立起来的工作目标,统筹抓好生态文明建设各项工作,努力为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局作出更大贡献。希望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广大专家学者一如既往关心支持我区的生态文明建设,与内蒙古一道守护好北疆万里绿色长城。 孙金龙说,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大力推进生态文明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取得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祖国北疆生态文明建设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批示,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内蒙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近年来,内蒙古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坚决扛起构筑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的政治责任,坚定不移保生态、抓节约、治污染、推转型、促改革,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希望内蒙古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保持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立足自身定位和资源环境禀赋,统筹生态环境保护重点攻坚和系统治理,积极落实“双碳”战略、推进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综合采用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手段开展生态保护治理,协同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奋力谱写美丽中国建设内蒙古篇章。生态环境部将一如既往支持内蒙古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开幕式上,与会嘉宾观看了《厚植北疆绿 增色中国蓝》宣传片。本次论坛安排了1个主论坛和2个平行分论坛。水利部总工程师仲志余,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傅伯杰,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院长贺克斌,内蒙古自治区领导郑宏范、于立新、么永波出席开幕式。生态环境部、财政部、自然资源部、水利部、国家林草局等部门相关司局负责同志,各省(区、市)生态环境部门负责同志,部分科研机构、高等院校负责同志和专家学者,中央和内蒙古自治区有关媒体代表等参加论坛。
通知公告
-
162024-10
-
262024-09
-
092024-09
科学研究
2024-10-18